所謂的「心律不整」是多種病因的集合名詞,包括:心跳不規則、心跳過快 (每分鐘大於100下)、心跳過慢 (每分鐘小於60下)。心臟可分為上半部 (心房) 及下半部 (心室),正常工作時,心律由竇房結啟動,心房和心室順序一比一收縮及放鬆,正常心率每分鐘約60-100下。
藥物治療
●節律控制:壓制心房顫動,恢復正常心律,例如:臟得樂、脈泰克、心利正等。
●心率控制:控制心室心跳速度,例如:乙型阻斷劑、鈣離子阻斷劑、毛地黃等。
●預防血栓:抗凝血劑,例如:普栓達、拜瑞妥、艾必克凝、里先安、可邁丁等。
非助聽器推薦藥物治療
●節律控制:使用燒灼術,包括電氣燒灼術(侵入性熱燒灼術)、冷融電燒(侵入性冷凍消融)及開心(切除或燒灼部分心房)。
●心率控制:電氣燒灼術將房室竇阻斷後裝置心律調節器。
●預防血栓:心耳封閉術:導管或手術封堵產生90%血栓的左心耳。
經常耳鳴竟然是聽力喪失的徵兆!前幾年型男歌手吳克群傳出連續兩個月耳鳴、聽力下降,以為是耳垢多,未料竟是突發性耳聾,因延誤治療黃金時間,聽力只剩6成。醫師提醒,如果耳鳴合併聽力下降,是聽力喪失徵兆,及早就醫才能搶救聽力。
耳鳴是聽神經接收聲音有障礙的現象
為什麼耳鳴會和聽力喪失有關?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,醫界推測耳鳴的發生,可能是聽神經原來應該要接收到聲音的訊號,但聽神經受傷無法收到訊號而產生耳鳴。或是耳內毛細胞運動時,因聽神經老化、毛細胞損壞。正常情況下,聲音傳導進耳內的振動波會影響毛細胞接收聲音,但是損壞的毛細胞接收到反射波時無法接收聲音,使得耳內接收到的反射波產生雜聲音,即聽覺系統傳達到大腦的訊號出現障礙的現象。如果持續出現這種現象,即表示聽覺發生問題。
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耳科主任陳錦國說,耳鳴指的是耳朵聽到鳴叫聲或是耳朵悶脹,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耳鳴,包括感冒、吸菸、喝酒、熬夜及噪音等引起的暫時性的耳鳴,而可能會長期影響聽力的則有聽神經瘤、腦瘤、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,也是會先以耳鳴的症狀為表現。
急性聽力降低需儘快用藥
如果是老化影響的聽力慢慢喪失,可以搶救的聽力有限,一般採取的是使用有助耳內循環的藥物減緩聽力喪失。但如果是突發性耳聾,因為有治療黃金期,所以必須及時治療。陳錦國提醒,突發性耳聾常引起耳內發出尖銳的「吱吱吱」叫聲,很多人執著於「叫聲何時停止」,但其實最該做的是趕快到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。如果有連續3個音域聽力降低超過30分貝,表示為突發性耳聾,趕快用類固醇治療,有機會搶救聽力。
耳鳴類型不同會影響聽障程度
陳光超說,如果耳鳴又同時合併天旋地轉的眩暈,根據統計顯示,這類型的聽力喪失比較難回復,治療效果差。如果是低頻發出嗡嗡叫、爬高會發作的耳鳴,陳錦國提醒,這可能是梅尼爾氏症引起的耳鳴,有機會經由治療減緩聽力喪失的速度。如果是耳悶悶的,聽聲音像有水聲的耳鳴,小心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聽力障礙,必須趕快治療,否則進一步傷害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聽力降低。耳骨硬化症到最後也可能引起聽力喪失,除了可以選擇配戴助聽器以外,也可以利用人工耳鐙骨取代硬化耳骨的手術治療,但這項治療很精密,必須很小心,否則也可能傷害內耳而引起全聾。耳鳴伴隨心跳搏動聲 危險性高
兩位醫師都提醒民眾一定要注意以下這種耳鳴:持續聽到和心跳同步的搏動聲,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,因為這類型的耳鳴,通常和腦動靜脈畸形有關,腦動靜脈瘤破裂有致命危險。陳錦國說,如果是劇烈運動後聽到心跳聲,這種通常是短暫性的,如果是持續數小時、數天或反覆發作,就一定要當心。
燒灼術
燒灼術通常用於使用藥物控制節律或心律仍有不適者,成功率約七成。最近CASTLE-AF研究更發現,燒灼術治療跟藥物比較可降低心衰竭病患47%死亡率,未來對心衰竭合併心房顫動的患者,燒灼術應更優先考慮。
電氣燒灼術
燒灼術傳統是使用電氣燒灼術,一點一點連接將左心房的四個肺靜脈周圍連成圓圈,阻絕肺靜脈不正常的放電,最大的缺點就是燒灼時間很長,一般都超過四小時,對病患和醫師都是不小的壓力。
冷凍消融助聽器燒灼術
冷凍消融是利用充滿液態氧化氮(N2O)的氣球貼緊肺靜脈周圍,可快速阻絕肺靜脈不正常的放電,冷凍消融較傳統多點電燒高更有效率: 更快(一般小於2小時)、更完全隔絕肺靜脈、降低病患重複電燒及再住院率。
我們希望全方位積極有效地治療及教育心房顫動患者,以大幅降低心房顫動引起的併發症。
留言列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