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擁有肥胖體質的人來說,一旦嘗試諸多減肥方式都減不到想減的或是該減的地方時,通常都會考慮透過抽脂來減輕身上的負擔,
一名47歲的職業媽媽產後積極健身,跑過半馬、全馬的她,上健身房多年,對自己身材的要求,跟工作牙齒矯正一樣,希望完美。然而,她與大多數生過小孩的媽媽一樣,生完小孩的肚皮比生產前鬆弛許多,就算積極運動,肌肉看似結實,腰部一圈的肚皮還是鬆軟、皺巴巴。
時下眾多女性介意「最瘦不下來」的肚子,明明已經相當努力靠運動減肥,還是覺得肉沒消失,其實許多人以為減肥就是消脂,但減肥改變的只是脂肪大小,不是脂肪數量。
當體重減輕時,只是脂肪變小,不代表不見,以至於許多人減肥牙齒矯正減半天最後還是復胖,甚至撐大過的脂肪細胞空間一釋出,如同橡皮筋用力拉隱適美過後,很難恢復原本的彈力,才會造成皮垮肉鬆。
想要擺脫天生齒列不整齊,前牙矯正是許多人的必經之路,到牙科診所諮詢矯正時,一般人最關心的就是矯正的時間、價格、材質,以及是否需要拔牙。醫師常在說明治療計畫的時候,不少病人及家屬會恐慌地問:「要拔這麼多顆牙齒喔?以後會不會有問題?可以不要拔牙做矯正嗎?」因此希望藉由以下分享,說明拔牙與矯正之間的關係。首先要解釋矯正拔牙,通常是移除指齒列中間的「小臼齒」,也就是虎牙後面跟大臼齒前面的牙齒,矯正若需要拔牙,通常不離這幾種狀況:1.牙齒太亂、不整齊:亞洲人種的牙弓較窄,所以常常有空間不夠的狀況。如果再加上牙齒尺寸偏大、下巴後縮,那要有整齊的排列幾乎是不可能的。拔牙可以獲得空間,來讓牙齒排列整齊。2.牙齒或外觀太暴:許多人或許有聽過:「矯正後臉變小了便漂亮了!」其實矯正無法改變骨架,但是能夠改變牙齒的排列。利用拔牙來將暴牙拉進去,嘴唇也因此往內收進去,改善較凸的嘴唇跟外觀。曾有矯正醫師這麼傳神比喻「太暴牙就像是水餃內餡太多包不起來,拔牙就是把內餡減少,這樣就包得起來了!」3.牙齒有缺損:如果牙齒有蛀牙或是抽過神經,甚至斷裂殘根,這時候矯正會從健康方面考量及咬合功能,選擇拔除不好的牙齒。這樣矯正不僅能達到美觀的需求,還可以省去原本要做假牙的費用。4.多生牙、天生缺牙、阻生齒:不管是哪種情況,都可能會影響到咀嚼功能,因此會建議藉由拔牙來恢復正常的咬合。
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副院長黃志宏醫師表示,隨著運動風潮方興未艾,強調可練出肌肉的健身課程越來越多,不只產後婦女,重視健康與身材的男性與女性越來越多。
然而埋首健身狂練肌肉的同時,大多人還是有曲線不夠的困擾,這時候需要靠的不是肌力鍛鍊,若能借用輔助儀器達到正確脂肪雕塑,才有完美的體態。
黃志宏醫師提醒,一般抽脂手術是抽取皮下脂肪,若是包覆在肝臟、胃等部位的內臟脂肪,處理上會有危險性,所以無法以手術抽取,所以內臟脂肪的問題,無法靠抽脂手術解決,飲食控制、運動確實可消除內臟脂肪,之後再進行抽脂手術雕塑線條,就能擁有健康緊緻好身材。
如果你的牙齒有這兩種狀況,應接受前牙矯正:
有許多人為了愛漂亮而進行齒顎矯正,希望能藉由齒顎矯正來改善暴牙、齒列不正、戽斗等問題,甚至有人更是希望能藉由外貌的改善,讓圓形臉變瓜子臉,增加美觀與建立自信心。診間曾經有位28歲的年輕男性,因為前牙區的反咬情形而形成戽斗臉型,使得他從小就覺得自己長得跟別人不一樣,產生自卑感,不太喜歡交談,經過矯正後,自信度大大增加,社交情形也改善不少。
成人前牙矯正不嫌晚齒列矯正多半在發育期結束前完成,因為成人的骨骼和齒列一旦定型,複雜度就會比較高。齒列不正可能會導致面臨蛀牙、牙周病等厄運。不過,隨著齒列矯正技術的不斷進步,成人想要整頓一口牙,已經不嫌晚。